一推网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知识问答 > 液冷服务器技术起源于何时?

知识问答

液冷服务器技术起源于何时?

2025-09-21 14:41:27 来源:互联网转载
液冷服务器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出现,并逐渐发展成熟。

液冷服务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,当时IBM在其System/360 Model 85计算机中引入了水冷却技术,真正大规模应用和普及是在21世纪初,随着数据中心对高效能、高密度计算需求的增加,液冷服务器逐渐受到关注。

以下是关于液冷服务器概念的发展和应用的详细时间线:

时间事件
20世纪70年代 IBM在其System/360 Model 85计算机中引入水冷却技术。
2000年代初 随着数据中心对高效能、高密度计算需求的增加,液冷服务器逐渐受到关注。
2015年7月30日 中科曙光公司研制成功我国首款液冷服务器,具有明显的节能降耗等优点。
2023年底 双鸿董事长林育申指出,过去英特尔、AMD等厂商会将芯片的散热需求压在250300瓦,而英伟达的招牌产品之一GPU H100最大散热设计功率(TDP)已达700瓦,新一代GPU B100业界传TDP将高达1000瓦。
2024年3月4日 A股市场液冷服务器概念持续表现,工业富联、英特科技等多股涨停;3月5日中石科技、川润股份涨超10%。
2024年3月1821日 英伟达顶级盛会GTC2024上推出B100 GPU,未来所有产品的散热技术都将由风冷转为液冷。

液冷服务器的分类

液冷服务器主要分为直接冷却和间接冷却两种类型:

1、直接冷却:包括浸没式和喷淋式,浸没式液冷将服务器主板、CPU、内存等发热量大的元器件完全浸没在冷媒中,通过液体相变吸收热量实现冷却,喷淋式液冷则依靠泵压或重力驱动,向IT设备电路板自上而下精准喷淋冷却液。

2、间接冷却:主要为冷板式液冷技术,冷板式液冷通过在服务器内部发热元件上安装热交换器(冷板),冷却液在冷板内部流动吸收热量,而不会直接接触到电子元件。

液冷服务器的优势

与传统的风冷技术相比,液冷技术具有多项优势:

1、更高的散热效率:液冷技术的散热效率远高于风冷,每单位体积所传输的热量即散热效率高达1000倍。

2、更低的能耗:液冷系统常用介质有去离子水、醇基溶液、氟碳类工质、矿物油或硅油等多种类型;这些液体的载热能力、导热能力和强化对流换热系数均远大于空气。

3、更低的噪声:液冷散热部分水循环噪音极低,风冷部分风扇转速降低,噪音减小,降低约30dB,满载运行噪音<60dB。

4、更高的功率密度:单机柜功率密度可达60kW以上。

液冷服务器的市场前景

随着AI算力需求的增长和绿色低碳建设要求的提高,液冷技术有望加速导入,成为未来数据中心散热的主流技术,据IDC数据显示,2023上半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6.6亿美元,同比增长283.3%,预计2023年全年将达到15.1亿美元,IDC进一步预计,2027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89亿美元,2022年至2027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4.7%。

FAQs

问题1:液冷服务器的主要应用场景是什么?

答案:液冷服务器主要应用于高性能计算、人工智能训练及运行、大数据分析等领域,这些场景下服务器功耗高,散热需求大,传统风冷技术已无法满足其散热需求。

问题2:液冷服务器与风冷服务器相比有哪些优势?

答案:液冷服务器相比风冷服务器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、更低的能耗、更低的噪声和更高的功率密度等优势。

上一篇:服务器是如何高效运转的?

下一篇:cad室内平面图绘制教程(室内cad平面图纸图片)